东南国防医药

期刊导读

中国四大跨国石油管线助力中国突破马六甲瓶颈

来源:东南国防医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6
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有一条细长的水道,呈西北—东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海。这就是马六甲海峡。海峡全长约1 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千米。马六甲海峡因沿岸的马六甲古城而得名。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是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许多发达国家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运输。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有利于航行。马六甲海峡东端有世界大港新加坡,海运繁忙,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大多数为油轮)通过海峡。我国80%以上的原油输入需依仗这条上千公里的狭窄水道。马六甲海峡是名符其实的“中国海上生命线”,由于马六甲海峡航运过于繁忙,且有很多地方十分狭窄。 我国正与马六甲海峡周边国家协商合作,拓宽马六甲的运输能力,如中马合作建设新港——“皇京港”;其次寻找马六甲海峡的替代方案,如中泰合作开凿克拉地峡运河,同时,从西北、东北、东南、南面四个战略方面修建四大石油管线即中哈、中俄、中缅、中巴四大输油管线(如图1),使我国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大大减轻马六甲海运的需求,为我国有效突破马六甲瓶颈,提供必要条件。 图1 一、中哈油气管道 我国第一条实质意义上的跨国长距输油管线,连接里海油田到中国内陆北疆的重要能源通道,也是中国在中亚里海地区能源博弈的重量级筹码。全线总长度2 800多千米, 起点是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阿特劳,途经肯吉亚克、库姆科尔和阿塔苏,从中哈边界的阿拉山口进入新疆境内,终点在距国境线2.2千米的阿拉山口——独山子输油管道首站(如图2)。建设中哈原油管道,有利于发展中哈两国油气合作,拓展我国原油进出口渠道,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进一步加强两国间的经济和政治关系。2004年9月28日中哈管道一期工程(阿塔苏——阿拉山口管道)开始建设,2005年12月开始投油;2006年7月20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2008年4月28日中哈管道二期一阶段(肯吉亚克——库姆科尔管道)现场开工建设,2009年10月9日投入商业运行。 图2 二、中俄原油管道 我国第二条跨国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穿越中国边境,途经黑龙江和内蒙古,止于黑龙江大庆末站,管道全长近1 000千米,中俄原油管道俄罗斯境内管道长约65.5千米,穿越两国界河黑龙江的管道长1.1千米,穿越出土点至漠河首站管道长7.4千米,中国漠河至大庆末站原油管道长925千米(如图3)。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通道,这条管线的建设对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2011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产,设计年输油量1 500万吨,最大年输量3 000万吨。 图3 三、中缅油气管道 中缅油气管线是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双管线,可以使原油运输不经过马六甲海峡,从西南地区输送到中国重庆。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的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中缅油气管道穿越马德岛两大海沟,翻越若开山,跨越伊洛瓦底江、米坦格河等多条河流(如图4),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施工难度极大,被称为世界管道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中缅油气管道境外和境内段分别于2010年6月3日和9月10日正式开工。建成后,海上进口原油和缅甸天然气资源将绕过马六甲海峡输送至国内。 图4 四、中巴铁路和中巴石油管道 巴基斯坦作为南亚重要国家,地处南亚次大陆西部,北靠阿富汗,西靠伊朗,东邻印度,南接印度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特别是阿富汗战争以来,巴基斯坦成为反恐战争的前线。中巴铁路起点在中国西部特区——新疆喀什,终点则在巴基斯坦西南港口城市瓜达尔(如图5),建成后,与中国南疆铁路相接,成为我国进出印度洋的大通道。此前,已建成通车的中国西部出境铁路只有一条,就是通过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相连的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的北疆铁路,也是现代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的一段。显然,这条铁路早已无法满足中国现今向西出口的需要。此外,应巴基斯坦方面邀请,中国已获取瓜达尔港营运权,中国可利用在瓜达尔的影响力,铺设中东输往中国西部的石油管道,建设延伸到中国喀什的中巴石油管线。如果中巴能源管线建成,中国进口石油的80%以上都可能绕开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直接从印度洋对接产油国。瓜达尔港与伊朗毗邻,距离伊朗边境72千米,距霍尔木兹海峡只有大约400千米。 图5 至此,中国四大跨国能源管线正式建设,就像伸向主要石油输出国的四条吸油巨龙,助力中国突破马六甲瓶颈。▲ 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有一条细长的水道,呈西北—东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海。这就是马六甲海峡。海峡全长约1 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千米。马六甲海峡因沿岸的马六甲古城而得名。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是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许多发达国家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运输。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有利于航行。马六甲海峡东端有世界大港新加坡,海运繁忙,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大多数为油轮)通过海峡。我国80%以上的原油输入需依仗这条上千公里的狭窄水道。马六甲海峡是名符其实的“中国海上生命线”,由于马六甲海峡航运过于繁忙,且有很多地方十分狭窄。 我国正与马六甲海峡周边国家协商合作,拓宽马六甲的运输能力,如中马合作建设新港——“皇京港”;其次寻找马六甲海峡的替代方案,如中泰合作开凿克拉地峡运河,同时,从西北、东北、东南、南面四个战略方面修建四大石油管线即中哈、中俄、中缅、中巴四大输油管线(如图1),使我国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大大减轻马六甲海运的需求,为我国有效突破马六甲瓶颈,提供必要条件。 图1 一、中哈油气管道 我国第一条实质意义上的跨国长距输油管线,连接里海油田到中国内陆北疆的重要能源通道,也是中国在中亚里海地区能源博弈的重量级筹码。全线总长度2 800多千米, 起点是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阿特劳,途经肯吉亚克、库姆科尔和阿塔苏,从中哈边界的阿拉山口进入新疆境内,终点在距国境线2.2千米的阿拉山口——独山子输油管道首站(如图2)。建设中哈原油管道,有利于发展中哈两国油气合作,拓展我国原油进出口渠道,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进一步加强两国间的经济和政治关系。2004年9月28日中哈管道一期工程(阿塔苏——阿拉山口管道)开始建设,2005年12月开始投油;2006年7月20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2008年4月28日中哈管道二期一阶段(肯吉亚克——库姆科尔管道)现场开工建设,2009年10月9日投入商业运行。 图2 二、中俄原油管道 我国第二条跨国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穿越中国边境,途经黑龙江和内蒙古,止于黑龙江大庆末站,管道全长近1 000千米,中俄原油管道俄罗斯境内管道长约65.5千米,穿越两国界河黑龙江的管道长1.1千米,穿越出土点至漠河首站管道长7.4千米,中国漠河至大庆末站原油管道长925千米(如图3)。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通道,这条管线的建设对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2011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产,设计年输油量1 500万吨,最大年输量3 000万吨。 图3 三、中缅油气管道 中缅油气管线是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双管线,可以使原油运输不经过马六甲海峡,从西南地区输送到中国重庆。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的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中缅油气管道穿越马德岛两大海沟,翻越若开山,跨越伊洛瓦底江、米坦格河等多条河流(如图4),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施工难度极大,被称为世界管道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中缅油气管道境外和境内段分别于2010年6月3日和9月10日正式开工。建成后,海上进口原油和缅甸天然气资源将绕过马六甲海峡输送至国内。 图4 四、中巴铁路和中巴石油管道 巴基斯坦作为南亚重要国家,地处南亚次大陆西部,北靠阿富汗,西靠伊朗,东邻印度,南接印度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特别是阿富汗战争以来,巴基斯坦成为反恐战争的前线。中巴铁路起点在中国西部特区——新疆喀什,终点则在巴基斯坦西南港口城市瓜达尔(如图5),建成后,与中国南疆铁路相接,成为我国进出印度洋的大通道。此前,已建成通车的中国西部出境铁路只有一条,就是通过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相连的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的北疆铁路,也是现代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的一段。显然,这条铁路早已无法满足中国现今向西出口的需要。此外,应巴基斯坦方面邀请,中国已获取瓜达尔港营运权,中国可利用在瓜达尔的影响力,铺设中东输往中国西部的石油管道,建设延伸到中国喀什的中巴石油管线。如果中巴能源管线建成,中国进口石油的80%以上都可能绕开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直接从印度洋对接产油国。瓜达尔港与伊朗毗邻,距离伊朗边境72千米,距霍尔木兹海峡只有大约400千米。 图5 至此,中国四大跨国能源管线正式建设,就像伸向主要石油输出国的四条吸油巨龙,助力中国突破马六甲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