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国防医药》
1934年,红七军团受命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东征闽浙皖。随后,在征战途中被国民党军重兵围攻遭受严重损失,司令员方志敏被俘。在狱中,方志敏坚贞不屈,英勇就义,他的鲜血染红了东南半壁江山。叶剑英为纪念方志敏写下诗句: “血战东南半壁红,忍将奇绩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
方志敏是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局部抗战阶段牺牲的唯一的中共中央委员。他是如何陷入绝境,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斗争历史又是怎样一段惊天动地的英雄史呢?
临危受命,北上前景堪忧
1934年7月,中共中央派出红七军团及其下辖第十九师6000多人,以 “抗日先遣队”的名义,举起北上抗日的旗帜,调动钳制国民党军的注意力。部队从瑞金出发,历经近4个月,在闽浙皖区域艰苦征战,所剩3000多人进入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赣东北苏区。这时方志敏正忙于组织根据地军民投入第五次反 “围剿”斗争。
11月1日,第十九师抵达赣东北苏区的德兴县绕二镇。方志敏专程到驻地看望了全体指战员,并出席红七军团的军事委员会会议。
红七军团第十九师抵达赣东北苏区,苏区广大群众得到消息十分高兴,奔走相告:“老十军 (第十九师前身为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老红十军)回来了。”11月中下旬,弋阳苏区及德兴、横峰等苏区根据地中心区域群众纷纷送来慰劳品。时任军团政治委员的乐少华后来在报告中说: “苏区群众对我们进行很热情的慰劳,有猪1000多头,草鞋5万双,大量粮食及糖果等慰问品……”
1934年11月4日,方志敏收到中央军委电令,将红七军团与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在德兴县重溪镇整编为红十军团,全体指战员8000多人,刘畴西任军团长,乐少华任政治委员,刘英任政治部主任,粟裕任参谋长。原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任红十九师师长,刘畴西兼任第二十师师长。闽浙赣苏区党政军主要领导人亦作调整,方志敏担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兼军区司令员。此时,方志敏尚不明了中共中央已决定放弃中央苏区,
实行战略大转移的意图。
原来,这年春夏中共中央领导人已内部制订了一个中央苏区 “大突围” “大撤退”计划,拟定在九十月间实施。计划派红七军团去皖南,威胁国民党的腹心地区,吸引和调动 “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配合中央红军主力实行 “大搬家”的战略意图。但中共中央领导人并没有把这个意图告诉红七军团的领导,为此制定的绝密文件也没有向红七军团的领导传达。
11月7日,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方志敏出席在德兴县重溪红七军团举行的纪念大会。红十军团就选在这天正式组建。原红七军团缩编为第十九师,原红十军缩编为第二十师,闽浙赣地方武装编为第二十一师。新中国成立后,开国将帅们回忆那段艰难的历史,感慨万千。朱德在1973年关于战史问题的谈话中,谈到红七军团与善于打游击战的红十军和地方武装组合成新的红十军团时,说: “编成一个军团,不整编不会垮,一整编正规战打不成,游击战也打不成。经验还是要把正规军变成游击队。”粟裕指出: “朱德同志的谈话,指明了 ‘左’倾冒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所犯错误的要害。”
闽浙赣苏区形势更趋严峻。11月17日,方志敏以闽浙赣军区名义致电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提出派第十九师挺进浙赣边以调动敌军,同时闽浙赣省级机关准备转移闽北,并将赣东北中心苏区改为游击分区,这是适应形势变化的战略主张。
可是,18日晚中央军区复电,否定了方志敏提出闽浙赣苏区中心转移闽北的战略主张,并命令组建以方志敏为主席,刘畴西、乐少华、刘英、聂洪钧组成的五人军政委员会,率领红十军团向皖浙边出击,直接威胁宁沪杭国民党中心地区,继续执行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使命。
开国大将粟裕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反思道:在第五次反 “围剿”斗争已接近尾声,留在江南的红军 “亟需实行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由正规军向游击队的战略转变”的时候,却在 “作战指导上仍然是要求大兵团作战”。尤其是 “深入到蒋介石国民党的闽浙赣皖腹心地区去……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更是完全脱离实际的臆想”。
确实,方志敏和他率领的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前景令人堪忧。
挥师北上,难分难舍
方志敏即将率红十军团离别自己亲手开创的根据地了。他按捺不住难以割舍之情,觉得自己为这块苏区要做的事情太多而又来不及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