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国防医药

期刊导读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东南进步文化活动

来源:东南国防医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3

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得以取得胜利的关键,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统战策略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1〕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和推动下,地处东南的闽、浙、赣三省不仅形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全民团结抗日的局面,而且伴随区域内文化重心向闽西北、浙西南、赣东南等地的迁移,构建出永安—南平、金华—丽水、赣州—上饶等几大文化中心,开展了颇具规模与声势的进步文化活动。〔2〕回顾历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是东南进步文化活动兴起的政治基石,有力地推动了东南进步文化活动的巩固发展,其实践过程还丰富发展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本文拟从抗战全局性和区域整体性的视角,对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东南进步文化活动作一初步探讨,抛砖引玉,以期激发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兴趣。

一、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东南进步文化活动兴起的政治基石

统一战线是中共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起了主导的作用。抗战爆发前,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呼吁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如1935年8月,中共在长征途中发表了著名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3〕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发动、团结与组织全国各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汉奸卖国贼的策略路线。〔4〕随着日寇侵华步伐加快,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又发表了《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表示愿与国民党“结成一个坚固的革命的统一战线”〔5〕。1936年12月,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发出《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的任务的指示》,主张“以西北的抗日统一战线去推动全国的抗日统一战线”〔6〕。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正在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包括“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在内的五项要求和“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7〕等四项保证,进一步表达了团结抗战的至深诚意。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8〕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以及“蒋介石在翌日发表的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为标志”〔9〕,实际上宣告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共统战史上最为精彩的一段,“中国共产党靠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功的把曾经势不两立的敌人——国民党,团结到了自己的身边”〔10〕。应该说,“这个全国统一战线格局的形成是各地能够普遍实行团结抗战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不论哪里的革命力量如何努力,不论哪里的地方军政长官如何‘开明’都是很难有所作为的”〔11〕。

与全国的形势相适应,东南地区闽、浙、赣三省国共两党地方当局,也随之实现了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早在1936年夏,刘英、粟裕领导的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红军游击队,就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并结合东南各省的具体环境,“向国民党闽浙赣皖四省边区绥靖主任刘建绪,以及闽浙两省的国民党当局,发出举行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谈判的提议”〔12〕。然国民党当局此时并无诚意,妄图凭借其武力实施“北和南剿”的方针,消灭南方8省的红军游击队。〔13〕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国民党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刘建绪遂主动提出重开和谈的要求。8月下旬,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派代表同国民党在温州重开谈判。由于此时全国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实际形成,因此谈判比较顺利。双方经过几次协商后,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14〕9月,由项英、陈毅领导的赣粤边和闽赣边红军游击队,也在赣州、南昌两地同国民党政府派出的代表谈判,并达成协议。〔15〕“国民党当局原则上同意了中共提出的将闽浙边红军游击队暂编为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将赣粤边和闽赣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和第二支队,无条件释放一切政治犯,实行民主,开放言论,给公民以出版、集会、结社之自由”〔16〕。双方和平谈判的成功,结束了闽、浙、赣三省的长期内战,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东南地区的初步形成。

上一篇:孔雀东南飞泪别终为谁 下一篇:没有了